
偶然在网上看到了“炮轰老君台”的故事,很是灵异。
说是在1938年6月,日军准备进攻鹿邑。为了拨除城内制高点,他们打算先将城内的高层建筑用炮摧毁,将炮口对准了一个建筑后,一击命中,炮弹却没炸。鬼子又一口气连射了8颗炮弹,这8颗炮弹竟然全哑巴了。
满腹狐疑的鬼子炮手对准县城内的民居发射出几颗炮弹,每一颗都爆炸了,中弹的民房被炸得稀碎,这说明炮弹没有问题。又选了2枚炮弹射向那个高高的建筑物,怪了,炮弹还是没炸。指挥官气急败坏,将炮口对准城内民房,一通发射将大片民房夷为平地,城内始终没有任何的抵抗,鬼子进了城,发现那座无法炸掉的建筑原来是老君台,鬼子们觉得这是太上老君显灵了。
1983年,当年炮击老君台的炮手梅川太郎再次来到鹿邑表示忏悔,还特地立了一块碑。
这老君台中所供奉的,是传说中《道德经》的作者老子,后来的道家就挂靠在他那里,称他是道家创始人。有史为证,其实老子啥都没创,也没登坛讲过学,这些很麻烦的事情,讲究清静无为的老子怎么可能去搞呢?人家说好了要弄“不言之教”的。
通常人们认为日军炮轰老君台事件,显示了老子的神异灵验,不过我们还可以有一些另外的看法。
却说这位老君,你不显灵也就罢了,好容易显一次灵,怎么能只顾自家呢?老百姓的房子随便炸,炸你的小庙那就不行,这还真是“以百姓为刍狗”啊!您是不言之教,那我们就看行动呗,好家伙,您就这么办事儿?既然如此,我们这些刍狗为啥还要敬着你供着你?
《道德经》是一篇非常奇怪的文章,有的句子暗藏天机,有的句子却又像胡言乱语,很多语意跳跃性很大,有拼凑的痕迹。相关论证见《道德经之非常论道》,必须说明的是,名义上的作者老子,生平还真没有多少道德事迹。
且说我们看待古圣先贤,应该有一个标准,那就是看他的思想和作为是否对社会有好处,《道德经》中的文字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是说明性的,这类文字高明玄妙,似天外之语,非是人间视角可得,另一类是议论性的,这类文字中有的就很有争议了。若是老子真写过一些议论性文字,他所表达的反智、退化、躺平、孤高寡情等信息,对社会进步是没好处的。尽管不少人拼命进行美化,却也难圆字面上的那些硬伤。若是老子有灵,或许还会很鄙视:“我说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,谁让你们瞎圆乱美化了?可笑的刍狗。”
顺便说一下,在国学三驾马车儒释道中,就创始人而言,反倒是孔子和佛陀很有道德,其事迹都在史籍中是有记载的。
佛家思想主要是世界观,也就是研究世界本质问题,不过佛家提出的“空”式世界观相当烧脑,一般人难以参悟。就像是佛陀当年留下了一道题目,给出了定义,也给出了公式,但没给标准答案。后人苦思冥想求答案,可就算求出一个答案也无法得到公认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究其原因,估计是在辩证法上出了问题。辩证法不是讲对立统一吗?佛家只讲统一,把一切都统一到“空”上,却不能提对立,一提对立就是起了分别心,这就违背佛法原则。另外佛学追求的是主观上的真实,总是以主观代入客观现实,也不利于认识世界,因此佛陀留下的题是无解的。
儒家学说主要是方法论,方法论讲解“该怎么做”的问题。儒家虽称依据天理,但其内容主要还是人理,篇章中充满着人生的经验、智慧、情怀,教人们辨善恶,为人间立规矩,原本是非常好的人生指导,可惜被封建统治阶级给改造成了工具。
回过头来再说道家,《道德经》里世界观和方法论倒是都全乎,世界观如道生一二三啦,万物负阴而抱阳啦,有对立有统一,很全面。不过在方法论上……那啥,有些方法论比较奇葩,比如使民无知无欲、弱志强骨之类,打算把百姓养成牲口?满篇所追求的理想社会,说白了不就是原始共有主义嘛,别总拿当时的乱世说事,乱世还加速推动社会发展呢,想让历史开倒车,老天答应吗?哦对了,还有“刍狗”论——死道友不死贫道,炮弹不炸我家就行。这也是天道?
有道是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,或许天道的确是无情的,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成为天人,这才能摆脱随时被抛弃的刍狗身份。不过按老子说的方法,我们是绝对成不了天人的,恐怕连天狗都当不上。
话说回来,世人升层进阶,与信仰派别关系不大,哪门哪派都有丰功伟德的成就者,也都有迷心失性的堕落者,只看其言其行是否合天道而已。